接下来,子令数码网将带你认识并了解手机和弦铃声,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示。

如何制作和弦铃声

如何制作和弦铃声

制作过程非常复杂,需要几个软件

要准备的软件有:

GoldWave5.08 汉化版, WAV/MP3 编辑工具

YAMAHA 的 wscma2u( 最高支持 16 和弦 ) , WAV 转 MMF 工具

SONAR 2.2 简体中文版, MID 编辑工具

一个特殊的 MID 文件

YAMAHA 的 ATS-MA5-SMAF (最高支持 64 和弦)或 ATS-MA3-SMAF (最高支持 40 和弦),我用的是 MA5 ;

软件均可在网上搜索下载!

1.首先打开 GoldWave5.08 汉化版,打开 WAV 或 MP3 ,我用李贞贤 -ariari ( MP3 )来做,用鼠标截取自己认为好听的一部分,具体多少秒可以参考以下数据: 16 和弦真人 MMF 一秒大概 4K , 40 和弦真人 MMF 一秒大概 8K ,只要不超过 130K 都可以传到手机上!

1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2.点击菜单栏上的编辑 — 复制;然后按文件 — 新建,这里要注意:如果要做 16 和弦,就把采样频率设为 8000 ,单声道, 40 和弦采样频率设为 16000 ,也是单声道;预设音质设置为手工,其余不用设置!

2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3.确定后点击编辑 — 粘贴到 — 文件开头,然后点击剪裁

3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4.基本上就把截取的 WAV 做好,但如果直接把截取的 WAV 转化成 MMF ,声音非常小,所以要把音量调大,点击效果 — 音量 — 更改

4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5.尽可能把音量调大,但最好不要超过 500

5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6. 音量调大后就会明显出现破音,可以点击效果 — 滤波器 — 爆破音 / 滴答声,设为 5000

7. 点击效 -- 滤波器 — 均衡器,在均衡器中把“ 60HZ ”“ 150 ”“ 15 ”低音道调低,“ 400 ”稍微调低,“ 1000 ”“ 2400 ”“ 6000 ”稍微调高,这就可以明显的降低噪音和去爆音;但具体的设置还要根据歌曲的类型,大家在慢慢摸索吧!我也在摸索中, ^_^

7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8. 如果是做 40 和弦真人 MMF ,可以参照以下设置,但歌曲类型不同,设置也有所不同,只要不出现破音就 OK ,做 40 和弦的音量不要调太大(第五步)

19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9. 点击效 -- 滤波器 — 降噪,把比例设置为 10—20 比较合适;

9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0. 最后把文件保存,点击文件 — 另存为,保存类型为 WAVE ( *.wav ) ; 属性是: PCM signed 16bit ,单声!否则不能转换!

10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1. 保存为 WAV 后就可以进行转换,打开 wscma2u ,把刚才保存的 WAV (采样频率设为 8000 ,单声道)直接用鼠标拉到上面, title 是歌曲名, copyright 是版权信息;按 OK 就能直接转换,转换后的是 16 和弦的;

11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2. 刚才完成 16 和弦真人铃声制作,现在开始制作 40 和弦真人铃声打开 SONAR 2.2 ,打开那一个特殊的 MID 文件

12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3.左边拉到最下方, 双击右边粉红色的条形,弹出以下对话框:

13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4. 在弹出的对话框上右击深红色的条形,又弹出一个对话框:

14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这里要设置时值,例如刚才截取的 WAV 是 10 秒,那上面就填 20 : 000 ,如果是 14.5 秒就填 30 : 000 ,总之是实际的两倍!

15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5. 确定后点击文件 -- 另存为,为了方便以后转换我们可以把文件名设为 10 , 14.5 秒的设为 14.5 ,那以后就不用经常用 SONAR 2.2 !

16. 打开 ATS-MA5-SMAF ,第一次打开要作出一些设置,以后就不用了,点击选项 — 首选,具体设置参照下图:

16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7. 确定后点击文件 — 从 SMF 导入,然后选择刚才用 SONAR 2.2 编辑过的 MID ,然后点击 PCM 流配分配图

17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8. 在第一行, FS 下面右击鼠标,选择新建,找到刚才截取的 WAV (采样频率为 16000 ,单声道);

18.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!

19. 最后点击文件 -- 另存为,保存后的文件就是 40 和弦 MMF 真人铃声!

剩下的就是用数据线传到手机里,呵呵^_^

40和弦的效果是比16和弦好,但缺点是时间太短!

手机上的40和炫还是多少和炫的,是什么意思呀/

手机 : 和弦铃声

和弦也叫复音、多音(polyphony),是指MIDI中各个通道的发音数之和,与乐理中的和弦是不同的概念。和弦铃声比以往的单音铃声音色更丰富,有强烈的立体感。

手机的和弦数目等于midi格式中的音轨数,但是手机的每个音轨都是单音音轨,这是与我们在电脑上常常听的midi的最大的区别,也是和弦数目对铃声效果影响的由来。

和弦是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起来的三个或三个同时或先后发音,叫做“和弦”。传统和声以三度叠作为和弦构成的原则。通常是同时发音。当你在钢琴上同时按1,3,5时所发的音,是一个以1为根音的大三和弦。和弦的好处是声音丰满动听,富有表现力。大三和弦听起来十分响亮,而小三和弦则委婉动听。

所谓电子音乐midi格式是记录每个音的音色、音名、响度、角度、时间等,根据记录查询音色库,得到应发声音。简单的说,每个音轨对应一种乐器,上面以特定的格式记录每时刻该乐器所演奏的乐音。比如,在某时刻被定义为钢琴的音轨上记录着上面所说的135组成的和弦,那么芯片就查询音色库得到所对应的音效,然后合成、播放。所以音色库是关系midi是否动听的关键因素,好的音色库是很占地方的。

手机中记录音乐的方法与midi相同或相似。所记录的全是单音,而复杂的和弦音效没有记录。既然如此,我们的手机为何依然如此动听呢?既然不能在一架钢琴上同时按下“135”,那么就分别在三架钢琴上同时按1、3、5不就可以了,事实上手机和弦正是这样实现的,这样的和弦虽然不如真正的和弦好听,但是从手机里放出来也就乱真了。这种把一件乐器上的和弦变成n件乐器单音的过程,似乎被称为“和弦分解”。如果你常常使用psmplay转换手机铃声,那么当被转化的midi比较复杂的时候,它就会提示“分解和弦数超过16.”同理,很多在电脑上听起来不错的曲子不经分解直接传到手机上,效果就差了很多。你只要用好一点的midi编辑软件看看就可以发现,一曲里面常常有很多相同音色的音轨,每个音轨都是单音。

所以,一只16“和弦”的手机可以实现5种乐器同时发出三和弦,而40“和弦”的手机可以让5种乐器同时发出七和弦,或者13种乐器同时发出三和弦,或者.“和弦”数目越多,可能组合越多,音色就越丰富。这就是手机“和弦”数目带来的声音效果差别所在。

目前,国内市面上销售的手机,铃声大致可分为单音节铃声、3和弦、4和弦、16和弦、32和弦、40和弦、64和弦等铃声。单音和和弦音声音相差较大;4和弦铃声和16和弦的声音都太单簿,差别也比较大,40和弦和32和弦的铃声差别就不大了,而64和弦和40和弦就差别很大了。总之,3和弦、4和弦是一个档次,16和弦是一个档次,32和弦、40和弦是一个档次,64和弦是一个档次。

手机中MIDI是个什么功能?

1、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,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,发短信等手机应用。

2、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,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下的CDMA 1X或者3G网络。

3、具备PDA的功能,包括PIM(个人信息管理),日程记事,任务安排,多媒体应用,浏览网页。

4、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。

扩展资料

主要功能

MIDI技术的一大优点就是它送到和存储在电脑里的数据量相当小,一个包含有一分钟立体声的数字音频文件需要约10兆字节(相当于7张软盘的容量)的存储空间。

然而,一分钟的MIDI音乐文件只有2KB。这也意味着,在乐器与电脑之间的传输数据是很低的,也就是说即是最低档的电脑也能运行和记录MIDI文件。

通过使用MIDI序列器可以大大地降低作曲和配器成本,根本用不着庞大的乐队来演奏。音乐编导在家里就可把曲子创作好,配上器,再也用不着大乐队在录音棚里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录制了。

只需要用录音棚里的电脑或键盘,把存储在键盘里的MIDI序列器的各个声部的全部信息输入到录音机上即可。

MIDI程序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将所要演奏的音乐或音乐曲目,按其进行的节奏、、技术措施等要求,转换成MIDI控制语言,以便在这些MIDI指令的控制之下,各种音源在适当的时间点上,以指定的音色、时值、强度等、演奏出需要的音响。

在录音系统中,还要控制记录下这些音响。MIDI所适应的范围只是电声乐曲或模拟其他乐器的乐曲。

MIDI技术的产生与应用,大大降低了乐曲的创作成本,节省了大量乐队演奏员的各项开支,缩短了在录音棚的工作时间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一整台电视文艺晚会的作曲、配器、录音,只需要一位音乐编导、一位录音师即可将器乐作(编)曲、配器、演奏,录音工作全部完成。

技术原理

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,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乐器数字化接口,可以把MIDI理解成是一种协议、一种标准、或是一种技术,但它并不是单指某个硬件设备。

MIDI仅仅是一个通信标准,它是由电子乐器制造商们建立起来的,用以确定电脑音乐程序、合成器和其他电子音响的设备互相交换信息与控制信号的方法,用于连接各种MIDI设备所用的电缆为5芯电缆,通常人们也把它称为MIDI电缆。

MIDI系统实际就是一个作曲、配器、电子模拟的演奏系统。从一个MIDI设备转送到另一个MIDI设备上去的数据就是MIDI信息。MIDI数据不是数字的音频波形,而是音乐代码或称电子乐谱。

MIDI是一种电子乐器之间以及电子乐器与电脑之间的统一交流协议。很多流行的游戏、娱乐软件中都有不少以MID、RMI为扩展名的MIDI格式音乐文件。

MIDI文件是一种描述性的“音乐语言”,它将所要演奏的乐曲信息用字节进行描述。譬如在某一时刻,使用什么乐器,以什么音符开始,以什么音调结束,加以什么伴奏等等,MIDI文件本身并不包含波形数据,所以MIDI文件非常小巧。

MIDI要形成电脑音乐必须通过合成。早期的ISA声卡普遍使用的是FM合成,即“频率调变”。它运用声音振荡的原理对MIDI进行合成处理,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,效果很难令人满意。

声卡大都采用的是波表合成了,它首先将各种真实乐器所能发出的所有声音(包括各个音域、声调)进行取样,存储为一个波表文件。
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MIDI